《鬼吹灯》被指作者另有其人—天下霸唱
南方网9月5日报道 网络盗墓小说《鬼吹灯》去年以来一路火爆,不仅图书热卖60万册,而且上周刚宣布由香港著名导演杜琪峰将其改编成电影三部曲,打造中国版的《夺宝奇兵》系列。但日前天涯网上出现了一个帖子,一位网友声称《鬼吹灯》并非“天下霸唱”所写,而是另有作者。这个帖子在论坛上引起了网友的争论,本报记者就此对相关人士进行了采访。
署名“奸雄一代”的网友在天涯发帖《真正作者浮出水面,天下霸唱欺世盗名》,文中称,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电视台近日播出一个新闻,称《鬼吹灯》的真实作者其实是该县一个中学老教师王阅枚。该教师下过乡,也参军到过东北某部。老教师说自己80年代写作此稿后,被其子女送给一报社的编辑润色,后不了了之。他不排除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尊严。
这个网友同时对“天下霸唱”提出一系列质疑。“你们觉得鬼吹灯是一个28岁的人能写得出来的吗?”他说,《鬼吹灯》中用文革的语录一套一套的,而且对70-80年代的环境和军队情况了解如此透彻,另外书中涉及很多盗墓行内的术语和行话,以及盗墓这行业的规矩和手法、工具,“如此了解和透彻,不说作者盗过墓,估计和这一行业也差不太远了,但至少这个人不会是个年轻人!”
这篇网文引来很多网友的关注。不少网友表示自己也有这样的怀疑。有网友还抛出了“六大疑点”,称:一个没看过多少书也不爱看书的年轻人居然有这么广的知识面?一个没有经历过文革的人,却放弃自己熟悉的时代背景,故意挑战高难度?一个辍学后四处打工为生,还要白手起家创立金融公司的28岁人,有这么多的时间去啃艰涩难懂的古籍?等等。
也有支持“天下霸唱”的网友为他辩护,通过分析《鬼吹灯》逐一反驳“奸雄一代”的说法,“书中关于盗墓的现代化装备,比如超强的探照灯,荧光棒等等。80年代的中国人不可能有关于这些东西的概念,不可能是80年代写的。”
本报记者联系了连云港市东海县电视台,该台电视新闻部一位姓刘的编导告诉记者,他们没有播过这样一条新闻,也从未听说过这件事,“应该是假消息”。
《鬼吹灯》的策划编辑项竹薇告诉记者,据她所知,这个网文早在六月就已经在百度“鬼吹灯吧”里发过。当时吧主要求发帖者提供确切的证据,发帖者不但不提供证据,而且不断刷帖,被吧主封掉了ID后才转移到天涯的。
项竹薇分析说,“这是一个比较有技巧的谣言”。她说他们也跟东海县电视台联系过,对方表示没有发过这样的新闻。“他选择了一个县级的电视台来说事,如果是报纸可以查到纪录,但电视播过就播过了,没有办法查证。另外这个老师的学校也没有写,让我们没地方找去。”
据悉,《鬼吹灯》从网上连载到出版,一直不断有人对作者身份问题提出质疑。有网友举出书中到处可见的文革话语,如“盗墓不是请客吃饭,不是做文章”、“我就当是广阔天地炼红心了,离家插队就要越远越好”等,认为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“天下霸唱”,自称文化水平不高,看过的书加起来不到10本,没当过兵,也没有盗墓经验,不可能写出如此生动的小说。
项竹薇说,很多网友的思维受限,以为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就不能写。“天下霸唱”(本名张牧野)是一个痛恨学校教育的人,他说自己不喜欢读书其实只是指学校正规的教育。他看了很多五花八门的杂书,包括明清话本、各种探险奇谈,知识非常驳杂,而且记忆力一流。“有一次和台湾朋友聊天,张牧野当场背了很多闽南歌歌词,说,这些词多沧桑啊!他还和他们聊起日本的演歌,熟悉程度让对方大吃一惊”。
记者联系了正在上海的“天下霸唱”张牧野。他说别人要怎么说随便他们,“无所谓,就是我写的”。“没有经历过和没见过的事情能写出来,这就说明我的功力嘛!”
张牧野说,他没有时间去管这些事情,因为写作并非他的正业,他一直在做自己的金融公司,没打算改行。“你可以说我就是瞎编的,虚构的。怎么写文革年代那么像?我写的也不像吧,就是凭印象和感觉写的啊,就像说起美国黑手党,那个年代拿什么枪,坐什么车,就根据一个大概的印象来编呗!”